1)第六十八章 李总旗为何一言不发?_儒雅随和的我怼人成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咦?此子身怀文气?他不是北镇抚司中人么?”

  回头看了一眼,冯切有些惊讶。

  他出身儒家王脉,对大乾儒生的情况再清楚不过。

  大乾境内,书院学堂虽然不少,但绝大部分都只是单纯读书而已。

  许多儒生有不少学问在身,但也只是普通人。

  就像曾经的六公主驸马上官麟,虽然学问不少,甚至能考取功名,但却没修得一丝文气。

  像上官麟这种情况,在大乾比比皆是,并不罕见。

  “这李观棋这种出身,怎么反倒去北镇抚司当了典吏?”

  冯切心头暗道,有些疑惑。

  在如今的大乾,儒家法就只有国子监与学宫两处还有传承。

  见李观棋身怀文气,他理所当然认为对方是出身这两处。

  “这李观棋,不是两大学府出身?”

  苏临渊眯缝着眼,也看出李观棋身怀文气。

  大乾两大学府,即为学宫与国子监,儒家传承只在这两处。

  而这两大学府的儒家修行法传承,则是属于儒家两脉。

  苏临渊是大乾学宫出身,昔日在学宫之中也是风云人物,对这一点清楚无比。

  也就是说,哪怕是两大学府的学子,想要修文气,也要在儒家两脉中选择一个。

  又看了眼李观棋座次,苏临渊有些疑惑。

  看李观棋座次,并不属于两脉中任意一脉。

  “可这样说来,他又是如何修得文气?北镇抚司……难道与那人有关?”

  苏临渊沉思,他想到一人。

  那人才华横溢,与他同年科举,甚至还压过他一头,高中状元。

  后来,他入朝为官,攫升很是迅猛,但那人比他更快。

  在他升至正五品时,那人已经官居北镇抚司指挥使了!

  倘若没有发生变故,那他和对方官职应该相差不多。

  “这蔡达应该不知晓此子有文气在身,不然不会如此轻易发难。”

  想到颜仲卿,苏临渊微微点头。

  蔡达的诗并不精妙,如果李观棋是个武人,可能无比难堪。

  但李观棋身上都修出了文气,少说也看过千百卷诗书了,想来不会没有还手之力。

  在他旁边,周老尚书也有些疑惑。

  “这小子哪来的文气?”

  要说出身他儒家两脉的人,身怀文气再正常不过。

  可不是这样的话,就有些奇怪了。

  毕竟,如今文道长河久寂,修儒家法也比从前困难许多。

  “哦……北镇抚司,莫不是那颜仲卿的门生?”

  周老尚书沉吟半晌,反应过来。

  “要是这样,倒是说得通!”

  当初,这颜仲卿以新科状元之身入朝为官,很是瞩目,势头迅猛。

  对方上任北镇抚司指挥使时,他还在任。

  不过如今,他已经卸任多年,对方却还是北镇抚司指挥使,想来其中有些内情。

  “要是昔年状元亲自教导,身怀文气也不为过。”

  周老尚书点了点头,还是有些欣赏。

  这要是在千余年

  请收藏:https://m.lw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