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节 强势霸主_春秋之晋国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秦国人是血性的,也是好斗善战的,连续两次败于你晋国,这口气必须得争回来!

  这是秦国国君秦穆公的想法,也是秦军统帅孟明视的想法,更是秦三军将士的想法!样的想法,注定了秦国还要来报复!

  晋襄公确实得作好准备了。既然你秦国人是必定要来报复的,那寡人还不如趁你新败,再踩你一脚!

  公元前625年冬,晋襄公向中原的宋国、郑国、陈国三个诸侯国发出了通知,要求三国率军与晋军组成联军,讨伐秦国,一举攻取了秦国的汪邑和彭衙两地。

  晋襄公时代的晋国,确实太强大了,西线可以说是牢牢压制了秦国;南线则是牢牢压制了楚国。东线呢?东线还有大把的事要处理。比如卫国,卫国居然趁晋国将主要精力对付秦国时发动袭击,这还了得?

  晋襄公准备讨伐卫国的消息传到了卫国,卫成公慌了,他立即去找陈国国君陈共公,因为陈共公曾经保证过,一旦晋国来讨伐卫国,陈国将为卫国去说情。

  陈国为何有这个底气?说起来也是挺搞笑的一件事,城濮之战以后,原本是楚国阵营的陈国投了晋国,甚至所有的中原诸侯都投了晋国。其中许国却夹在中间很难做人,许国一开始也是投了晋国的,但迫于楚国军威,不得已与楚国继续保持联系。

  这惹怒了晋国,于是,晋国组织一帮小弟教训许国,迫使许国重投晋国。

  楚国可不是吃干饭的,楚军很快北上,很快降服了陈、蔡两国。

  晋国也不甘示弱,于是便出兵讨伐陈、蔡两国。陈国与卫国是百年友好邻邦,陈国见晋军前来,便向卫国求援。卫国本就对晋国不服,见好朋友受欺负,于是出兵攻打晋国。

  但晋国没有立即报复卫国,是因为卫国攻打晋国时,西边的秦国也出兵进攻晋国。

  在这个过程中,卫国国君卫成公其实是很担心的,因为他知道卫国根本不是晋国的对手。向晋国叫板,无非就是出口恶气,展展卫国人的刚性而已。

  陈国、蔡国暂时投向楚国那是迫于楚军之威,楚军一撤,两国都又投向了晋国。反正在那个时候,对那些弱小诸侯来讲,在大国争霸的国际局势面前,就认定一个原则:谁的大腿粗,便抱向谁。

  陈国很积极地参与晋国主导的各项国际活动,取得了晋国的信任,所以这一次晋国决定出兵教训卫国,陈国便为卫国活动了起来。

  具体的方法也是令人大跌眼镜的:陈国建议卫国逮捕执政大臣孔达,把孔达交给晋国处理,卫国主动请罪,表足态度即可。

  于是,晋襄公正待出兵时,突然卫国派人来请罪了,还带来了卫国执政大臣孔达!

  卫成公的使者对晋襄公说,不是卫国自不量力主动得罪晋国,而是这个叫孔达的家伙,私自调兵侵犯晋

  请收藏:https://m.lw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