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三章 孤注一掷_大宋的天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戒世,善以劝后。善恶之事,《春秋》一书备载。」真宗认为他说的正确,遂命刊刻。

  ◆慧眼荐贤

  毕士安进宫谢恩。真宗道:「爱卿别急着叩头,马上会任命你当宰相。」毕士安再次顿首拜谢。

  真宗道:「朕倚仗卿来辅佐,哪里只是从今天才开始的。你现在公务繁忙,朕想给你配个副手,你举荐个人选,看看谁能胜任?」

  毕士安道:「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臣驽朽,实不足以胜任。寇凖忠义两全,善断大事,我以为是宰相之材。」

  真宗道:「朕早闻寇凖这人刚直强硬,喜欢意气用事。」《宋史》载:「帝久欲相凖,患其刚直难独任。」

  毕士安道:「寇凖正直无私,慷慨有大节,忘身为国,秉承道义,嫉恶如仇,这都是他的优点,朝中无人能及,只是他这种性格不受世俗欢迎。今天下臣民蒙皇上恩德,安闲逸乐,但西面和北面有跳梁小丑为边患,寇准这样的人正是朝廷所用之人才。」

  真宗道:「可也,不过要借卿这样年高德劭的人来镇服他。」

  建安才子曹植曾言:「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

  寇凖绝对称得上是个光芒四射的个性强人,朝野上下公认的大才。他年轻有为,十九岁考中进士,三十二岁时就被太宗拜为枢密副使,当上参知政事。

  然而寇凖为人刚直,经常犯颜直谏,又盛气凌人,锋芒毕露,所以无论皇上还是同僚,都对他这人颇感头疼。朝中有些人,总想找机会扳倒寇凖。

  一天,有个疯子拦在寇凖马前,大呼万岁。知枢密院张逊趁机怂恿判左金吾王宾向皇帝上奏报此事,太宗大怒,贬了张逊,寇凖也被罢官任青州知州。

  寇凖离京后,太宗经常闷闷不乐。问身边的人道:「寇凖在青州快乐吗?」左右回道:「寇凖得一美差,应该不会苦恼。」太宗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寇凖,第二年,将其召回,再次拜为参知政事。

  寇凖一回来,就劝太宗立储,君臣二人常常宫中小酌,每次都是不醉不归。

  虞部员外郎冯拯上书揭发寇准擅权行事,寇凖这个大嗓门,不依不饶,争辩不止。太宗觉得寇凖殿廷辩论,有失执政大臣的体面,于是,再次罢其副宰相职,贬为邓州知州。

  可惜的是,到死,君臣二人也没能再见上一面。

  明眼人都知道,太宗这是在为太子储备人才,把这个人情留给太子赵恒。

  真宗即位,寇凖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咸平六年(1003)六月,担任三司使。

  在毕士安眼中,寇凖简直就是天生的宰相之才,「小老弟啊,你这个天才,请收下我的膝盖。」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间若无伯乐,

  请收藏:https://m.lw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