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后门事件_捡到一个星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架构,有着难以想象的稳定性,一般的超算故障率相当高,每坏掉一颗计算核心,就需要耗费半小时去维修,而超算内的计算核心有几万、十几万个,经常会有一两个出现故障……这样的超算是无法满足长期使用的,只能跑一些短期的计算项目。”

  “但咱们公司的很多程序应用,需要长期的运行、计算……不允许超算经常发生故障。”

  “我们超新星架构采用了故障自检与智能并行技术,一两个计算核心故障不影响正常使用,开机状态下可以直接更换……甚至就算有一半核心故障,也能正常使用。”

  “从稳定性来说,超新星架构完全不弱于天河3号E所用的架构。”

  “而且超新星架构具有极大拓展性,完全可以在此架构基础上,开发出E级超算。”

  “……”

  赵章来说道,对于超新星架构的种种优点,他半天都讲不完,总之他跳槽到星海科技的决定是对的,在这里研究超算不仅预算充足,未来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他感到非常满意。

  陈今连连点头。

  关于超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把大量CPU堆到一起那么简单,简称“堆核”。

  实际远远不是那么容易,要让几万、十几万个的计算核心一起工作,同时处理一件事情,产生的海量数据,很容易超出通信线路的传输带宽,超出内存和硬盘的读写能力……这些瓶颈只能靠先进的架构去突破。

  而超算领域,Z国的超级计算机屡屡霸榜,经常蝉联世界第一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我们的芯片不行,八十年代以来甚至更早些时候,Z国的科研人员只能横向发展CPU并行运算,以数量补质量。算是在那个处处落后的年代里,老一辈科研人员,在计算机领域留给后辈的唯一礼物了。

  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禁售先进CPU后,Z国科研人员利用落后几代的国产CPU,依然能打造出第一超算的原因。

  而星海科技自研的这台“超新星1号”,所用的CPU、内存、硬盘等等核心零件也全是国产的,甚至为了降低购买价格,星海科技一次性下达了足够生产15台“超新星1号”的巨额订单,惊呆了那些生产厂家。

  于是“超新星1号”的造价成功降了下来,除去研发支出,单以硬件成本算,超新星1号的造价,大概为5亿左右。

  “果然是买不如造啊。”

  陈今感叹一句,对赵章来道:“超新星1号先给我组装五台出来,公司要用!完成这项任务后,你们马上投入到艾级超算研发中,研制出运算能力达百亿亿次的‘超新星2号’。”

  “明白,陈总。”

  赵章来点头道。

  ……

  时间又过去了几天。

  一个不太乐观的消息传来。

  《星云系统》项目负责人马小兵说道:“陈总,这几

  请收藏:https://m.lw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