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四章 军统不可能赢_从亮剑开始签到剧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几个月前日军抽调了五万多人的部队,对太行、太岳的根据地进行了大扫荡,我们的很多部队都损失惨重,其中就包括了作为三八六旅主力的七七二团,你当时就在太岳,对此应该比我更了解...”

  安全屋内,刚谈到任务的沈明铮突然话锋一转,跟周轶讲起了几个月前的反扫荡:

  “根据日军大本营和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消息,这次扫荡只是其中一次,接下来他们只要腾出手,还会组织起规模更大,区域更广,时间更长的大扫荡...”

  听了沈明铮的话,周轶微微点了点头,这是他过去几个月一直在强调的观点,发展根据地的同时,也要做好小鬼子反扑的准备。

  “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日本人扫荡的规模,而在于他的突然和隐蔽,据我所知七七二团就是突然遇到了第九旅团的主力,为了掩护其他部队而受到的损失,如果我们能够早一点确认日本人的动向,损失一定会小得多。”

  沈明铮看过周轶的资料,当然知道他的观点,没多做解释,而是面无表情的继续介绍道:

  “想要获取日本人的情报,可以有三种途径,第一种是在华北派遣军的高层,这里有一些日共的同志,他们在过去几年里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情报。第三种是在日军出动之前,兵力调动总会显露出一些端倪,我们在地方上的同志可以根据各地日军的调动,了解他们是不是要进行扫荡....”

  对周轶来说,这依旧是常识,无论是在独立团还是新三团,大部分的时间日本人刚准备集结,还没出县城呢周轶这边连伏击计划都准备好了,靠的就是根据地和游击区的基层组织。

  之前的太行,还有日本人接下来两年的持续大扫荡,大部分都采取异地抽调兵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基层组织的渗透....

  同时,他们也加强了派遣军内部的情报管控,日共的人也很难接触到这些机密。等于是两条路都被堵死了...

  “那你知道第二种是什么么?”

  讲到这儿,沈明铮不仅没进入正题,还反问起了周轶。

  “当然是通讯,一般都是通过电台...”

  在周轶“老家”,这是个小孩儿都知道的常识。

  对这个时代的八路军来说,也不是啥稀罕事儿,长征时期“XX二局”就靠着一部半电台,洞察了中央军和敌方军阀的所有动态,为红军开挂般的微操提供了帮助。

  “没错。”

  听到周轶的话,沈明铮点了点头:

  “GG合作以来,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对日本人密电的破解,偶尔成功,却一直无法形成对日本人的优势地位,直到最近,延安有了一位密码专家,破解日本人密电的进展速度非常快,要是顺利的话,下次日本人的行动,我们就可以提前

  请收藏:https://m.lw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