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六章 善后,荆南节度使_我来此界开神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郡城既下,后续统一永山全郡也就水到渠成了,没有哪家大户在这个时候还不识相。

  最主要的是由于赵家气运反噬,与之相近的家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这时还真就没一个家族敢跳出来。

  李隆大军每至一县,这一县的城门都大开,士族与百姓都是一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的场面。

  主要是军事威慑太吓人了,永山郡还从没见过这等大军,甲械之利,人数之多根本提不起任何反抗心理。

  当然李隆也不是一味的强硬,而是张弛有度,他派原永山郡尉吕高驰的侄子吕璧实行怀柔之策。

  由他去和各县的县令县尉谈话,给他们讲解李隆的政策,原地留任是不会了,需要派去郎陵学习。

  愿意学习,接受李隆执政理念的,考核通过保留原有品级,异地任官。

  不愿意的,也不勉强,准许辞官修养,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去学习考核。

  至于那个时候还有多少空位,可就说不好了。

  吕高驰吕壁都是永山大族吕家出身,虽然如今已经被赵闫夷平,但吕璧的话还是有些可信度的。

  派这样一个人来和他们交谈,也算是表明了李隆的诚意,并不是将你们弃之不用。

  所以永山的这些郡县高官大都接受了安排,被送往郎陵郡城统一学习考核。

  至于空出来的位置,则是由郎陵调任,要么升,要么平级调动。

  李隆入永山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文治武功里面的武功已经不用怀疑。

  而在眼下的乱世,武功自然是第一位的,有位枭雄说得好,兵强马壮者为王。

  加上在李隆攻伐的前夕,赵家集体出事,似遭受天谴,更给李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李节度可能是真龙,凡事和真龙作对的都不会有好下场,这种说法在永山大族中十分有市场。

  天命在身,还不奉迎,更待何时!

  凡是永山有名有姓的家族都出了最优秀的人才,去参加节度府的属官考试,想搏一搏那从龙之臣的机缘。

  时间进入兴平七年八月,永山最后一点战火消弭于一处大山中,至此李隆彻底完成永山一统。

  没有了外部威胁,李隆开始全力整顿内政,照搬郎陵的施政模式。

  郡县主要官员安排到位,下面的那些低品官员甚至文吏,李隆也没放过。

  每一城安定,跟在军队后面入城必定是一批郎陵士子,他们都是这两年储备的人才。

  其中包括了一些需要解决官身级别的小吏,在这两年的施政中他们表现优秀,被李隆提拔为永山郡的乡级官员。

  在郎陵设立的乡一级,在永山一样要设,即使现在永山人口还不丰,但在一片废墟上搭起架子远比以后容易。

  永山郡可供耕作的土地不少,治平年以来一直缺乏劳动力去开垦,导致不少田地都荒废了。

  有足够的熟地,吃

  请收藏:https://m.lw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