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邸报与斥候总_锦衣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十八章邸报与斥候总

  就在梁叛快要完全失去耐心的时候,陈碌终于给他回来一封信。

  信是早上在丫头的吃食摊上拿到的。

  丫头回到南京休息了几天以后,已经重新在医馆门口出摊,梁叛成为了她重新开业的第一个客人。

  桌上除了一个牛皮纸包,还有一份邸报。

  梁叛对此相当满意,他一边吃着面前的早点,一边认真地翻看邸抄中的内容,竟让他瞬间体会到了一种退休老干部的感觉。

  邸报上的内容很新,应该是昨天才传抄完成的,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上面第一篇的内容居然是个毫不起眼的盐法讨论。

  说是本年正月二十四日,因为东南和西北同时用兵,饷银不足,给事中朱伯辰议改盐法,希望在正盐引以外许开余盐,商人只需缴纳银钱,即可取得。

  朱给事中原来提议是每一正盐引许带余盐二引,每引二百八十五斤,一共八百五十五斤作为一包。

  也就是说原先一张盐引可以兑盐二百八十五斤,而这项提议如果通过,则可以兑八百五十五斤。

  这些盐兑价淮南淮北有所差异,拟为淮南五千五分,淮北五钱。

  这对于盐商来说是大大利好的举措,不但正盐一引可以兑换八百多斤盐,而且价钱低廉,出入之间利益匪浅。

  但是这项提议与旧制出入甚大,一度搁浅,后来盐法都御史和巡盐御史重新勘议,由户部复议以后,新定为正盐一引许带余盐二百六十五斤,一共五百五十斤。

  并且将原先朱给事中所拟定的盐价改为淮南七钱,淮北五钱,压低了数量,同时提高了淮南的部分的单价,朝廷当然可以从中取利更多。

  这个方案最终在三月初准奏施行。

  第二篇内容居然还是跟这位朱给事中有关。

  这位朱大人上个月又奏请构筑京师外城,理由是现今的京师南城一带居民聚集,商旅繁多,加上边境多事之秋,兵祸之患不可不甚虑之。

  为了便于管理和安全考虑,有必要构筑京师外城。

  其实这个提议早在十一年前的崇佑二十一年就有都御史提过,但当时户部和工部账面上都是捉襟见肘,所以未能成行。

  但是这次提请被皇上首肯,即命总督京营戎政平江伯陈贵提督工程,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刘鲸监工,按照原先大都土城故址修建外城。

  拟本月十九日动工。

  这道外墙,就是后来北京“凸”字形城墙的下半部分。

  梁叛看到这两篇,觉得古怪,心里暗暗嘀咕。

  上一篇才说因为朝廷缺钱,所以需要议改盐法,增加收入,一转眼又有钱修建城墙了。

  这岂非自相矛盾?

  而且这两起奏议还是出于同一人的手笔,何以前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

  莫非在这一个月里,国库

  请收藏:https://m.lwm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