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厂_重归黄金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几次后能很明显地感觉出来。再加上香江娱乐界鱼龙混杂,外来资本、本地资本,还有那些不属于白道的资本大大小小都有。

  在这种情况想要出头是很难的,再加上罗阳也不想和当地一些势力同流合污,所以罗阳的公司说白了主要业务还是在内地,香江只是一个对外窗口而已,其目的是为了做事便利,再加上香江的娱乐界发达,罗阳意图通过这家公司为自己打下基础,积累实力。

  罗琳在香江的第一张唱片充其量是有枣没枣打三竿,看看市场的反应。再加上有了在香江发行唱片的资历,罗琳在国内的地位也更加稳固。罗阳的算盘打的不错,宋援朝也认可罗阳的这样操作方式,走出去再回来,从而镀上一层金,这种模式在八十年代非常常见。

  既然回到了沪海,宋援朝处理完张勇的事后就忙碌起沪海工厂和分公司的事来。

  经过这些日子赶工,沪海公司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厂房已经落成,设备也已到位,金陵那边派了些核心员工过来一方面是进行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技术指导,第二方面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开工做准备。

  沪海这边的工人招收还算顺利,毕竟知青回城直到今年还有陆陆续续没彻底结束,这些回城的知青不是像宋援朝他们有能力考上大学,也不像李大琪他们那样有能力靠自己创业的。

  许多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离开家乡短的三四年,时间久都十来年了,走的时候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回来的时候却已经是二十多近三十的成年人了。还有不少还已经结了婚,老婆孩子好几个,拖家带口。

  这些人大多数家庭条件不好,生活相对困难,能解决工作问题的只是一部分,大部分人的工作问题是一个老大难,他们这些群体除知青的称呼外,也有了一个新的名词,这个名词就是“待业青年”。

  这些人没工作没收入,为了养家湖口有些人不免得就动起了歪脑筋走上了邪路,这也是近几年来社会治安不怎么样,今年又来一场大风暴的原因。

  国家为了解决他们的工作问题也是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却见效甚微。这一次宋援朝他们司特公司在沪海设厂招收工人,恰好为地方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宋援朝通过罗阳和区里达成了意见,同意从这些知青群体中接受部分人员作为职工。

  当然司特公司这边也不是无条件接受,有道是丑话说在前头,一方面需要人员多少由司特公司给出数字,超过这个数字司特公司就无法满足。

  第二方面,所有人员必须要通过司特公司的面试考核,不是阿狗阿猫随随便便就能进来的,虽然新厂子需要人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宁缺母滥。那些知青中良莠不齐,宋援朝总不可能抓到篮子里就是菜,随随便便

  请收藏:https://m.lw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